怎樣正確標注垂直度公差?
答:根據零件上垂直要素不同的結構特點和功能要求,應分
別給出不同形式的垂直度公差要求,圖樣上則應采用不同形式進
行標注。
(1)面對面的垂直度公差要求 圖95所示機床工作臺的上
平面與側面為兩垂直平面,均作為零件加工時定位基準,為保證

加工精度,要求兩平面間保持垂直,為此給出垂直度公差要求。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平面A,并在框格內注出相
應的基準字母符號。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指向被測要素輪廓線或
其延長線上,如圖95a所示a圖95中要求表示:工作臺側面對上平
面垂直度公差為0.05mm。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0.05mm,且垂
直于基準平面A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域,如圖95b所示。
(2)面對線的垂直度公差要求 圖96所示曲軸的左側曲柄
上的凸臺端面為防止曲軸軸向竄動的止推面,它與機體上的止推
軸承相配合,為保持其配合間隙均勻,使其受力均勻,要求其與
主軸頸軸線垂直,為此圖樣上給出垂直度公差要求。
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軸線,圖中分別在曲軸兩
端主軸頸尺寸線上分別注出A、B基準,并采用“A-B”公共
基準標注在公差框格內,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沿與被測要素垂
直方向指向被測要素輪廓線或其延長線上,如圖96a所示。圖
96中要求表示:曲軸上的止推面對其公共軸線“A-B”的垂直
度公差為0.015mm,其公差帶是間距等于公差值0.015mm,且
垂直于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區域,如圖96b所示。
(3)線對面的垂直度公差要求。該要求與上述(2)同樣是
線與面之間的垂直關系,其區別是被測要素為直線(軸線),而
基準要素為平面。此時軸線作為被測要素,它可沿360°方向任
意方向產生垂直度誤差。根據零件的功能要求不同,則可采用多
種不同形式控制其誤差變動范圍,在圖樣上必須采用不同方法進
行標注。
1)給定一個方向上線對面的平行度公差要求。如圖97所
示導向柱銷的垂直方向與一導向槽相配合,用作配合件運動導
向。為保持柱向與槽之間均勻配合,以保證其導向精度,故要求
柱銷軸線與支承面A間保持垂直。由于沿圖樣視圖水平方向直
接影響兩者配合狀況故應給出垂直度公差要求;而沿視圖垂直方
向對與導向槽間配合沒有影響,故不必給出垂直度公差要求。故
圖樣上給出給定一個方向的垂直度公差。
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平面A,并在公差框格內
注出相應的基準字母代號,然后在相應視圖給定方向上,將框格
指引線箭頭與被測要素尺寸線對齊,如圖97a所示。圖97中要
求表示:φ15mm圓柱面軸線,沿視圖給定方向上對基準平面A
的垂直度公差為0.02mm。其公差帶是:在給定方向上間距等于
公差值0. 02mm,且垂直于基準平面A的兩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區
域,如圖97b所示。
2)給定相互垂直兩個方向上線對面的垂直度公差要求。如
圖98所示支承板上有一定位孔φ15mm,其功用是通過定位銷將
被聯接件精確地支承在前端面上。為保持精確定位,且使接合面
間均勻接觸,要求定位孔軸線對前端面保持精確的垂直狀態?
慮到支承板上表面為一狹長平面,定位孔軸線沿板面長向與短向
垂直度誤差對其。配合精度影響不同,故應給出不同精度的垂直度
公差要求。
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平面A,并在相應公差框
格內分別注出基準字母代號。然后在相應視圖內標注兩個公差框
格,其指引線箭頭一個沿水平方向與被測要素尺寸線對齊;另一
個沿鉛垂方向與被測要素尺寸線對齊(其中一個可繪成空白尺
寸線),如圖98a所示。圖98中要求表示:φ15mm銷孔軸線對
基準平面A的垂直度公差分別要求為:沿水平方向為0.02mm;
沿鉛垂方向為0.05mm。其公差帶由兩部分組成:一是沿垂直方
向上,間距等于公差值0.05mm,且垂直于基準平面^的兩平行
平面所限定的區域;另一是沿圖示水平方向上,間距等于公差值
0.02mm,且垂直于基準平面A的兩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區域,如
圖98b所示。
3)任意方向上線對面垂直度公差要求。圖99所示中間齒
輪座,用于支承中間齒輪,工作時,中間齒輪通過襯套支承在
φ25mm軸頸上并繞其軸線旋轉,為防止其軸向竄動,A端面用
作止推面口為保持止推面與齒輪端面均勻配合,必須使φ25mm
軸線與止推面保持垂直位置,且軸線在360°范圍內任意方向的
垂直度誤差對其影響作用是一樣的,為此,圖樣上給出任意方向
垂直度公差要求。
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平面A,并在公差框格內
注出相應的基準字母代號,同時應在公差值前加注字母“φ”。
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對準被測要素尺寸線注出,如圖99a所
示。圖99中要求表示:φ25mm圓柱面軸線。在任意方向上對基
準平面A的垂直度公差為0.02mm。其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,
且垂直于基準面A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。
(責任編輯:laugh521521)
答:根據零件上垂直要素不同的結構特點和功能要求,應分
別給出不同形式的垂直度公差要求,圖樣上則應采用不同形式進
行標注。
(1)面對面的垂直度公差要求 圖95所示機床工作臺的上
平面與側面為兩垂直平面,均作為零件加工時定位基準,為保證

加工精度,要求兩平面間保持垂直,為此給出垂直度公差要求。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平面A,并在框格內注出相
應的基準字母符號。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指向被測要素輪廓線或
其延長線上,如圖95a所示a圖95中要求表示:工作臺側面對上平
面垂直度公差為0.05mm。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0.05mm,且垂
直于基準平面A的兩平行平面間的區域,如圖95b所示。
(2)面對線的垂直度公差要求 圖96所示曲軸的左側曲柄
上的凸臺端面為防止曲軸軸向竄動的止推面,它與機體上的止推
軸承相配合,為保持其配合間隙均勻,使其受力均勻,要求其與
主軸頸軸線垂直,為此圖樣上給出垂直度公差要求。
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軸線,圖中分別在曲軸兩
端主軸頸尺寸線上分別注出A、B基準,并采用“A-B”公共
基準標注在公差框格內,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沿與被測要素垂
直方向指向被測要素輪廓線或其延長線上,如圖96a所示。圖
96中要求表示:曲軸上的止推面對其公共軸線“A-B”的垂直
度公差為0.015mm,其公差帶是間距等于公差值0.015mm,且
垂直于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區域,如圖96b所示。
(3)線對面的垂直度公差要求。該要求與上述(2)同樣是
線與面之間的垂直關系,其區別是被測要素為直線(軸線),而
基準要素為平面。此時軸線作為被測要素,它可沿360°方向任
意方向產生垂直度誤差。根據零件的功能要求不同,則可采用多
種不同形式控制其誤差變動范圍,在圖樣上必須采用不同方法進
行標注。
1)給定一個方向上線對面的平行度公差要求。如圖97所
示導向柱銷的垂直方向與一導向槽相配合,用作配合件運動導
向。為保持柱向與槽之間均勻配合,以保證其導向精度,故要求
柱銷軸線與支承面A間保持垂直。由于沿圖樣視圖水平方向直
接影響兩者配合狀況故應給出垂直度公差要求;而沿視圖垂直方
向對與導向槽間配合沒有影響,故不必給出垂直度公差要求。故
圖樣上給出給定一個方向的垂直度公差。
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平面A,并在公差框格內
注出相應的基準字母代號,然后在相應視圖給定方向上,將框格
指引線箭頭與被測要素尺寸線對齊,如圖97a所示。圖97中要
求表示:φ15mm圓柱面軸線,沿視圖給定方向上對基準平面A
的垂直度公差為0.02mm。其公差帶是:在給定方向上間距等于
公差值0. 02mm,且垂直于基準平面A的兩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區
域,如圖97b所示。
2)給定相互垂直兩個方向上線對面的垂直度公差要求。如
圖98所示支承板上有一定位孔φ15mm,其功用是通過定位銷將
被聯接件精確地支承在前端面上。為保持精確定位,且使接合面
間均勻接觸,要求定位孔軸線對前端面保持精確的垂直狀態?
慮到支承板上表面為一狹長平面,定位孔軸線沿板面長向與短向
垂直度誤差對其。配合精度影響不同,故應給出不同精度的垂直度
公差要求。
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平面A,并在相應公差框
格內分別注出基準字母代號。然后在相應視圖內標注兩個公差框
格,其指引線箭頭一個沿水平方向與被測要素尺寸線對齊;另一
個沿鉛垂方向與被測要素尺寸線對齊(其中一個可繪成空白尺
寸線),如圖98a所示。圖98中要求表示:φ15mm銷孔軸線對
基準平面A的垂直度公差分別要求為:沿水平方向為0.02mm;
沿鉛垂方向為0.05mm。其公差帶由兩部分組成:一是沿垂直方
向上,間距等于公差值0.05mm,且垂直于基準平面^的兩平行
平面所限定的區域;另一是沿圖示水平方向上,間距等于公差值
0.02mm,且垂直于基準平面A的兩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區域,如
圖98b所示。
3)任意方向上線對面垂直度公差要求。圖99所示中間齒
輪座,用于支承中間齒輪,工作時,中間齒輪通過襯套支承在
φ25mm軸頸上并繞其軸線旋轉,為防止其軸向竄動,A端面用
作止推面口為保持止推面與齒輪端面均勻配合,必須使φ25mm
軸線與止推面保持垂直位置,且軸線在360°范圍內任意方向的
垂直度誤差對其影響作用是一樣的,為此,圖樣上給出任意方向
垂直度公差要求。

標注時,首先用基準符號注出基準平面A,并在公差框格內
注出相應的基準字母代號,同時應在公差值前加注字母“φ”。
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對準被測要素尺寸線注出,如圖99a所
示。圖99中要求表示:φ25mm圓柱面軸線。在任意方向上對基
準平面A的垂直度公差為0.02mm。其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,
且垂直于基準面A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。
(責任編輯:laugh521521)
下一篇:怎樣選擇垂直度公差值?
文章分享: |
|